近年來,云南省加大貫徹國家加強老齡工作、發展老齡事業的有關戰略部署的力度,把養老服務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考核指標、云南大健康產業建設、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和基本公共服務托底清單,采取十大舉措做好養老服務工作,社會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全省養老服務業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云南省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692萬,占總人口的14.24%,其中約有3.6%的老年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32%的老年人需要適度照護。養老問題日益成為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
為做好養老服務工作,云南省結合省情,采取加強政策創制,優化養老服務發展環境;加大資金投入,加強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注重扶持引導,激發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活力;推動先行先試,探索多種“醫養結合”模式;筑牢安全底線,開展養老服務機構安全隱患清零整改;加強綜合監管,不斷健全養老機構事中事后監管制度;規范服務標準,全面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建立巡訪制度,加強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工作;切實摸清底數,為失能老人集中照護工作打好基礎;發揮兜底作用,不斷提高特困人員供養水平等十大舉措做好養老服務工作。
省政府連續9年將養老服務建設項目列入10件惠民實事內容。2018年以來,中央、省級累計投入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資金16.5億元,在統籌社區居家和機構養老互補發展、城鄉養老服務均衡發展、民辦公辦養老同步發展基礎上,全面改造提升養老院服務質量。
與此同時,2018年至2020年,省民政廳每年從省本級福彩公益金中安排5000萬元,專項用于社會力量新建和改擴建養老機構床位一次性建設補助。2018年以來,全省有45家社會興辦養老機構獲補助,并帶動社會資本約8.11億元。在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方面,截至2020年8月,全省共有“公建民營”養老機構90家,預計在年內開辦“公建民營”的養老機構15家。被列為國家PPP示范項目4個,其中省老年公寓采用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2600多萬元,已正式運營。
在以上基礎上,建立養老服務業風險分擔機制,增強全省養老機構的服務保障功能,不斷提高風險應對和善后處置能力,促進養老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從2018年起,省級每年從省本級福彩公益金中安排500萬元,對養老機構責任保險160元/床/年、雇主責任險160元/人/年給予補助,省級對公辦養老機構給予全額補助,對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機構給予80%補助,既大大降低機構運營風險,又維護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社會廣范關注和一致好評。
為加強失能老人集中照護工作,云南省下發《云南省民政廳關于開展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摸底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前期民政部開展特困人員中失能半失能老人摸底工作基礎上,將范圍拓展至全省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從身份特征、經濟狀況、居住狀況、能力狀況、服務意愿等五個方面做好摸底調研。目前各地基本完成摸底和系統錄入工作,截至2020年8月,系統歸集全省失能老人信息41.02萬條。此外,特困人員中失能半失能老人集中照護比例提升明顯,較去年同期上升5個百分點。
云南省注重發揮兜底作用,不斷提高特困人員供養水平。2020年6月起,全省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指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832元,較2019年提高13.66%。特困人員對象范圍、供養內容、供養形式、供養標準、供養服務機構運轉等方面作了進一步規范,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大幅提高。
目前,云南省已全面啟動護理型養老機構三年提升改造行動。2020年,省級已安排792萬元資金,支持怒江、迪慶的各縣(市)提升改造一所護理型養老機構,2021年至2022年,省級將加大資金投入,重點完成全省每個縣(市、區)提升改造一所護理型養老機構任務,持續提高云南省護理型養老床位的比例。
本文來自《云南日報》—李洪峰
想了解昆明養老院更多信息,請點擊:昆明養老天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