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老人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做兒女的想自己照顧又得顧及工作……南開區金融街社區推出“帶著爸媽去上班”托老服務,受到了轄區上班族和老人們的歡迎。
南開區金融街社區轄區內有不少高端寫字樓,社區托老所給在此工作和生活的白領帶來了便利。對于在企商匯創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郭弘剛來說,“帶著爸媽去上班”真是一場“及時雨”,解決了上班族的后顧之憂。“家里老人安置好了,就像吃了‘定心丸’,可以放心工作。”小郭和他的同事也成了社區的常客,端午節包粽子、重陽節慰問老人,給老人送去歡樂的同時自己心里也愈發溫暖。
享受到社區托老服務的還有81歲史繼云奶奶。史奶奶說:“那段時間老伴兒剛走,我自己在家總是情緒低落、胡思亂想,兒女也不放心。來到社區托老所后,每天都有護工和社工帶著參加文化課程和文藝活動,特別充實,心情也慢慢變好了。”如今,史奶奶的日程表內容豐富:智能手機課、合唱課、舞蹈課……史奶奶坦言:自己以前生活枯燥單調,成了社區的“常駐嘉賓”后,有興趣班就來上,不僅與社會接軌了,還交到了不少新朋友。
將專業養老機構與社區相連接,既能滿足老年人“養老不離家”的心理需求,又能提供專業照看服務,這就是南開區正在探索的一種新養老模式。“社區一共有4000余戶居民,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700余人,如何為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務?在與區民政部門和社會機構商議后,確定了建設嵌入式養老機構,提供更具個性化服務的新思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郭金蘭告訴記者,嵌入式養老模式,是機構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兩種模式的補充和整合,以資源嵌入、功能嵌入和運作方式嵌入為理念,在社區內嵌入一個市場化運營的養老載體,為老年人就近養老提供專業化、個性化、便利化的服務。
南開區民政局委托非營利性質的社會公益組織鶴童老年福利協會運營管理,以社區托老所的方式,提供了33張床位,主要針對周邊社區子女不在身邊、家中無人照護和陪伴的老年人,提供的專業化服務,還為周邊社區的居家老年人提供電話問安、入戶護理、配餐送餐等服務。
“相比傳統養老模式,嵌入式養老模式的優勢在于,養老機構一般設在小區里面,能為社區內老年人就近提供機構照料、社區照護、居家護理等一站式綜合型服務。”南開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區將委托專業機構和社會組織,發展嵌入式、延伸型、小規模社區微型養老院,助推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轉型升級。
更多天津地區精彩養老資訊,歡迎關注天津養老天地網http://tj.yanglaotiandi.com/
來源于《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