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豐臺區安怡欣養老院作為太平橋街道養老照料中心,采用公建民營模式運營,已成為區域內兼具醫養結合特色與生態康養優勢的標桿機構。養老院位于柳村路9號院9號樓,由閑置社區用房完成適老化改造而成,建筑面積達1500平方米的空間內配備60張標準床位,設立單人間、雙人間及認知癥照護專區三類房型,滿足不同身體狀況老人的多元化居住需求。
院內環境設計充分體現適老化理念,各功能區域通過醫療級新風系統保持空氣清新,2025年監測數據顯示PM2.5年均濃度較周邊低25%,全年優良空氣天數占比達95%。住宿區域采用無障礙設計,所有房間均配備地暖系統、24小時緊急呼叫裝置及適老化衛浴設備,雙人間內巧妙設置可移動隔斷簾,在保障居住隱私的同時便于護理人員隨時觀察。認知癥專區特別采用色彩識別系統和防走失門禁裝置,墻壁裝飾使用柔和的莫蘭迪色系,有效緩解特殊人群的情緒波動。
醫療配套是該院的核心優勢,通過連廊直通天壇醫院急診科、影像科、藥房等核心科室,形成院內"15分鐘急救響應機制"。10公里范圍內匯聚天壇醫院、宣武醫院等7家三甲醫療機構,500米處的太平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提供日常健康管理。護理團隊由執業醫師、康復治療師和持證護理員組成,針對術后康復、慢病管理等不同需求制定個性化照護方案,每周三甲醫院專家定期開展聯合會診。
生活配套方面,中央活動區配備適老化健身器材和體感游戲設備,玻璃陽光房內設置書畫創作區和綠植栽培區。營養食堂參照《中國老年人膳食指南》設計每周餐譜,設置無糖餐、低嘌呤餐等特殊飲食專區。樓頂花園配置環形步道和休憩涼亭,步行10分鐘即可抵達面積達8.5公頃的豐臺花園,形成內外貫通的綠色康養環境。
服務團隊實施"五維照護體系",包含1名責任護士、1名生活管家、1名康復師、1名社工和1名營養師的協同服務模式。認知癥專區引入荷蘭生命歷程回顧療法,通過懷舊物品陳列室和音樂治療室進行非藥物干預。智能化管理平臺實時監測老人健康數據,家屬可通過專屬APP查看每日活動記錄和護理日志。
該機構2025年最新升級的適老化設施包括:走廊雙側安裝高度可調的助力扶手,地面采用防滑系數R10級塑膠材質,轉角處加裝緩沖護角。衛浴系統配備恒溫龍頭和電動升降沐浴椅,公共區域設置帶紫外線消毒功能的智能儲物柜。這些細節設計在近期環境檢查中獲得第三方評估機構的高度認可。
本站所展示的文字、圖片、價格等項目介紹存在時效性,項目最新情況以現場參觀及咨詢為準。本站展示內容僅供參考!